Copyright © 智慧四川天天播报 京ICP备2023017440号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积极言语实践活动与自主体验中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基于关键能力、可持续发展力的培养,发挥学科协同育人的效果,最终为培养出有着较强职业核心能力的技能人才、能工巧匠服务,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头等任务。本文基于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升,将“小微”言语实践与中职语文教学有效链接,探讨了现在中职语文言语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学生言语实践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其内涵是“通过学科学习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首次明确了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四个核心要素。课标避开了语文本质、属性之类的概念之争,根据语文学科的本质,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所指涉的核心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和学生实际予以确定。语文能力是一种从事专业活动的特殊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种语文活动所具备的必要条件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小微”言语实践是教师在整篇阅读教学中,通过赏析课文经典语段,聚焦课文特色亮点,找准“微”切入口,针对某一个能力点,开展精微的言语实践活动。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单项的言语表达,培养学生用精微的语言描述事物、场景,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情感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促进其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微言语实践篇幅短小,一般在200-300字左右,易于解除言语实践中因大而无当而很少作为的尴尬。缓解学生的言语实践的焦虑,以微之形,以任务之“简易”,慢慢引导学生积微成著,小中见大,逐渐提升言语运用与实践的能力。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有必要了解言语实践教学现状,在网络信息化自媒体时代,研究破解中职语文言实践教学困境,与时俱进地改良语文言语实践的模式。
一、中职生语文言语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量少质低,缺少言语实践素材的积累。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500名高一年年级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一个调查,收回49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93份。根据调查问卷数据可见从阅读时间来看,每天坚持阅读的同学仅占17%;从阅读的内容来看,67%学生喜欢阅读网络小说,快捷灵活较少学生静下心来读名人传记之类的书籍;从阅读的习惯来看,只有14%的学生会去精读一本书;从阅读量来看,学生阅读量一周一本书的仅占10%,阅读兴趣不高。由此可见,中职生很少能静下心来看书,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认知能力,言语能力不足,语言浅白,严重缺乏言语实践素材积累。(成都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赵红玉)
欢迎访问智慧四川天天播报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