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科技三农 > 正文
老科协科技服务三农 余热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泸县老科协在行动

来源:    综合作者:     2024-04-10 17:10:35    浏览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论述的重要内容,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所在,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载体。

  泸县老科协,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献技出力。4月8日,泸县老科协在泸县方洞镇王官容全国劳模家庭农场召开乡村振兴发展经验交流座谈会暨优质柑橘品鉴会。


  县老科协正副会长,农业果技专家,老科协联系村—方洞镇庆丰村、屈湾村、牛滩镇新林村书记,老科协联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泸县世兰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泸县科裕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老科协联系家庭农场—王官蓉全国劳模家庭农场、泸县永清家庭农场以及泸县“双带”青年牛滩镇果果香家庭农场主等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还邀请了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吴安辉、县科协副主席陈典毅等参加座谈会。

  会议首先对泸县禄丰果苗专业技术协会提供的柑橘高质品种甘平、霜红、皇妃贡桔等进行了品鉴,品鉴采取人工品尝和仪器检测相结合。品鉴结果:甘平以口感细腻,可溶性固形物达15.3%而名列第一。

  品鉴会后,随即召开乡村振兴经验交流座谈会。首先听取了王官容全国劳模家庭农场农场主张仁忠情况介绍。该家庭农场,流转地700余亩,以种植甜橙爱媛38号、沃柑、甘平、春见、霜红以及目前市场上极为稀少而昂贵的皇妃供橘等优质水果为主,同时培育优质苗远销省内外。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发展理念,紧跟时代步伐,走在市场需求的前沿,引领着行业的发展。近年来,每年可实现纯收入20余万元。常年用工20余人,仅人工费就在50余万元,自己勤劳致富的同时,还带领了群众致富,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次,听取了泸县世兰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薛世兰介绍公司暨泸县雅龙水稻专业合作社经营发展情况。该专合社是2011年2月经泸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103名,成员出资240万元。合作社建成了3600多亩高标准优质中稻+再生稻+菜(油)生产基地,先后购置了各种大中小型农机具60多台(套);建起了日烘干120吨稻谷、2000吨贮藏能力的烘干贮藏中心;建成了一条日产60吨标准大米和日产1吨菜油的全自动加工生产线。合作社连续4年实现年销售收入1200多万元,实现利润200多万元,入社农民户平增收8000多元。转移当地60多个劳动力就业(其中贫困户21户)。辐射带动全县1000多农户和60个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合作社以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为技术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三农、奉献社会”的宗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合作社先后荣获“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产品初加工示范社”“ 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薛世兰结合实际从七个方面交流了公司2024年产业发展计划:积极完善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完善延学基地配套设施;努力打造农旅结合、农耕体验等园区;延长产业链(大米加工、菜油加工、红薯粉加工等);建好再生稻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专家工作站、积极完善劳模工作室的配套设施;作好产品品牌化建设,努力争取创市级、省级龙头企业;利用现代新媒体做好营销、宣传和推广好产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从而增加收入,带动群众就地致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随后,听取了泸县科裕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伍万琼介绍专合社的发展情况:泸县科裕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1月,位于云龙镇英雄村6组,现有社员217人,注册资本315万元,下属科研单位1个。有标准化的龙眼种植面积4500余亩,指导服务云龙镇1.5万余亩龙眼生产管理,年销售收入810余万元。2012年6月加入了泸县熟龙龙眼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涉及8个乡镇16个成员单位,种植龙眼近20万亩)。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市县“年度先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质量诚信示范专业合作社”“四川省绿色健康放心食品单位”“全国重点推荐诚信品牌(单位)”“四川省农业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泸县科裕果业专业合作社多方发力,提升自身实力的同时,示范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一是注重科技,指导到位。合作社立足实际,自主培育的“泸晚2号”龙眼品种,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中国首个晚熟龙眼新品种,为泸县赢得了“中国晚熟龙眼之乡”和“中华名果”的称号。合作社建设专家大院,聘请了龙眼、荔枝种植管理专家,针对龙眼种植开展课题研究,出版技术书籍。专家采用集中培训、上门服务、专家现场指导、利用远程信息培训等形式,对果农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二是统一服务,打造品牌。合作社坚持以“合作社+联合社+研究所+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为社员提供七统一服务(统一果苗品种、统一生产技术、统一投入品、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分级收购、统一销售管理机制)。合作社独立注册了“泸科”牌商标,同时拥有联合社“熟龙”牌干鲜果商标,“泸县龙眼”地标授权使用单位。为合作社产品提高知名度和附加值,合作社制作企业标准2个,专利4项,科技报告7篇,企业版权1项。三是完善设施,夯实基础。专合社加大自筹投入并争取财政项目支持,先后修建蓄水池27口,生产路25公里,安装肥水药一体化设施3组,添置太阳能杀虫灯、机动喷雾器、高枝果剪、无人植保机等生产装备;泸县农产品集配中心1个,可同时冷藏储存保鲜水果500-600吨,硬件水平的提升增强了为社员服务的能力。市级专家工作站1个,市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1个,市级科普基地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龙眼出口备案基地1个。四是电商服务,开拓市场。合作社抢抓网络电商销售。2014年建立网站,2015年网上销售龙眼并建成了泸县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服务站。通过川帮网、供销e家、苏宁易购、淘宝网开拓龙眼外销市场,把泸县龙眼网销卖到了新疆、上海、广西、云南等地,拓宽了销售市场,实现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愿景,2023年获评泸州市网红经济供应链企业。五是建章立制,振兴乡村。合作社着力制度建设。注重三会运行管理,完善财务制度,落实章程规定,严格按照利润分配方案进行利益分配。除经济带动外,合作社还肩负社会责任,帮扶困难群众务工,发展产业,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在销售、分利方面给予一定倾斜,助力泸县龙眼、荔枝产业村顺利脱贫致富,并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其余参会人员结合自身实际,从生产、经营、销售、品牌建设、适度规模及目前国家土地要素保障、政府项目支持力度有限、投资、融资难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最后,县老科协会长钟俊富,就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住房漂亮、家庭光鲜、道路通畅、夜晚亮堂、生活便捷、产业支撑、收入保证、环境优美、习惯良好、遵纪守法、风气文明、治理有效、面貌一新等乡村振兴宏伟蓝图,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是乡村振兴核心是产业融合: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在产业上下功夫,做文章,只有把切合实际的产业做大做强,才谈得上为乡村振兴出力。二是大家要依靠政策,用好政策:没有政策的支持,是谈不上产业发展融合的,大家一定要多动脑筋、主动汇报,积极向各级争取政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三是用好人: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要不惜一切手段发现挖掘本土人才,对发掘出来的人才,进行关心、关爱,并适时进行科普培训,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四是结合政府主导、市场配置:结合区位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项目和产业,要做到口勤(多汇报)、腿勤(多出去跑,了解最新信息),进行深度调研,把很多想法落实到行动上,把事情真正做好、做实。五是希望各经营主体在今后的发展中一靠科学技术,二靠综合投入,三靠线上线下营销,四靠品牌建设,取得成效后要更多地回报社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泸县老科协办公室 )


  • 智慧四川天天播报LOGO

    欢迎访问智慧四川天天播报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